山西汾陽王酒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
0358-7233199  7235999    
新聞詳情

酒消費與文化

發(fā)表時間:2015-05-13 10:17

中國釀酒的歷史淵源久遠,最初起始于商、周時期,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歷史了。朱翼中的《酒經(jīng)》稱,夏朝初年,為儀狄的一個官員用桑葉包飯釀成酒以此獻給大禹,大禹飯后感到味道甘美,感慨道:“后代必有為了飲酒而亡國的。”于是下令禁止造酒,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宮中暗暗流傳。另據(jù)《說文解字》記載:“古青少康初作萁帚,秫酒,少康,杜康也。”自古以來,文人學士多愛飲酒,因;而給酒起了許多雅,如“金漿”、“琬液”、“瓊蘇”等,有些直接進入詩中。酒成為文人生活藝術中的重要內(nèi)容。“李白斗酒詩百篇”,酒在這里已成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。

  中國酒有著源遠流長的飲酒文化。中國人飲酒最講究的是意境。最佳的狀態(tài)是似醉非醉,使人處于最快樂、最興奮的境界中。這時不僅人們話多,而且興致大發(fā),會妙語連珠,詩如泉涌,“李白斗酒詩百篇”即是最好的例證。 

  中國人在飲酒方面還編織了許多酒令和飲酒歌。如“酒逢知己千杯少,能喝多少喝多少,能喝多不喝少,一點不喝也不好”、“一杯酒,開心扉”、“五杯酒,豪情勝似長江水”、“十杯酒,紅心與朝日同輝”……因此,從古至今以酒為引子的典故也十分豐富,如“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”、“宋太祖杯酒釋兵權”、“武松醉打蔣門神”、 關云長的溫酒斬華雄,周恩來的“矛臺外交”等等。至于以酒為題的文字創(chuàng)作則不勝枚舉,這些均為中國酒文化增添了饒有趣味的內(nèi)容。

  在文學藝術的王國中,酒神精神也無所不往,它對文學藝術家及其創(chuàng)造的登峰造極之作產(chǎn)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。因為,自由、藝術和美是三位一體的,因自由而藝術,因藝術而產(chǎn)生美。

  因醉酒而獲得藝術的自由狀態(tài),這是古老中國的藝術家解脫束縛獲得藝術創(chuàng)造力的重要途徑。“志氣曠達,以宇宙為狹”的魏晉名士、第一“醉鬼”劉伶在《酒德頌》中有言:“有大人先生,以天地為一朝,萬期為須臾,日月有扃牖,八荒為庭衢。”“幕天席地,縱意所如。”“兀然而醉,豁然而醒,靜聽不聞雷霆之聲,孰視不睹山岳之形。不覺寒暑之切肌,利欲之感情。俯觀萬物,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。”這種“至人”境界就是中國酒神精神的典型體現(xiàn)。

  “李白斗酒詩百篇,長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來不上船,自稱臣是酒中仙。”(杜甫《飲中八仙歌》)“醉里從為客,詩成覺有神。”(杜甫《獨酌成詩》)“俯仰各有志,得酒詩自成。”(蘇軾《和陶淵明〈飲酒〉》)“一杯未盡詩已成,涌詩向天天亦驚。”(楊萬里《重九后二月登萬花川谷月下傳觴》)。南宋政治詩人張元年說:“雨后飛花知底數(shù),醉來贏得自由身。”酒醉而成傳世詩作,這樣的例子在中國詩史中俯拾皆是。

  不僅作詩如是,在繪畫和中國文化特有的藝術書法中,酒神的精靈更是活潑萬端。畫家中,鄭板橋的字畫不能輕易得到,于是求者拿狗肉與美酒款待,在鄭板橋的醉意中求字畫者即可如愿。鄭板橋也知道求畫者的把戲,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誘惑,只好寫詩自嘲:“看月不妨人去盡,對月只恨酒來遲。笑他縑素求書輩,又要先生爛醉時。”“吳帶當風”的畫圣吳道子,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,醉后為畫,揮毫立就。“元四家”中的黃公望也是“酒不醉,不能畫”。“書圣”王羲之醉時揮毫而作《蘭亭序》,“遒媚勁健,絕代所無”,而至酒醒時“更書數(shù)十本,終不能及之”。李白寫醉僧懷素:“吾師醉后依胡床,須臾掃盡數(shù)千張。飄飛驟雨驚颯颯,落花飛雪何茫茫。”懷素酒醉潑墨,方留其神鬼皆驚的《自敘帖》。草圣張旭“每大醉,呼叫狂走,乃下筆”,于是有其“揮毫落紙如云煙”的《古詩四帖》。

  世界各地在酒的制作和消費中,也形成了各自的文化,比較突出的有:  

  希臘人微醉酒文化

  希臘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,文化在許多方面和中國有相近之處,希臘人喜歡喝酒,而且是白酒一類的,這一點也挺像中國人。希臘最有名的酒叫“烏佐”,42度,它在希臘的名氣就像五糧液在中國一樣大,但它的價格和銷售量卻和中國普通白酒差不多,當我看到希臘人拿著瓶甚至塑料桶到酒館打酒時,就像看到北京人去買二鍋頭、老白干一樣熟悉。“烏佐”的味道有一些甘草香味,喝之前要放一些冰塊,然后輕輕晃動幾下,透明的液體就會變白,看上去非常柔和,喝起來味道也不錯。希臘人認為中國的白酒很好喝,但在希臘只能在中餐館才能喝到,而且價錢很貴。在希臘,人們通常是去餐館和酒吧喝酒,他們不像中國人那樣邊吃飯邊喝酒,而是單純喝酒,最多佐以干果和橄欖,而且把喝得微醉視為一種社交風尚。


  韓國以酒交友文化

  在韓國不喝酒交不到朋友。韓國人愛喝酒,尤其是愛喝炸彈酒。關于炸彈酒的起源,說法很多,比較普遍的是說起源于美軍軍營。美軍沒有下酒菜,喝威士忌時便以啤酒為“輔菜”。韓國軍人將之傳出軍營,并出于便利,將威士忌干脆放到啤酒中一起喝。軍人們出于職業(yè)習慣,加之制作和喝這種酒的形象聯(lián)想,就起了“炸彈酒”這么一個名兒。韓國人的生活富裕起來了,“炸彈酒”也因此得到迅速普及。實際上“炸彈酒”已從當時便宜和方便的享受,演變成了社交的重要手段,成了相互較勁的方式。朋友聚會,必有這個節(jié)目。吃飯過程中,大家酒過三巡,略有醉意,然后去“二次”,也就是去唱歌房,主要目的就是喝“炸彈酒”。一邊唱歌,一邊喝酒,氣氛很熱烈。  

  中國的飲酒文化:酒必大杯

  中國古代有月下獨酌;有“醉里挑燈看劍”;有酒后狂草等等不勝枚舉的事情。古人對酒的愛好與今人相同——飲一世還不夠,下世還要努力。中國人喜歡豪飲,酒必大杯,否則不過癮。所以才有武松式的大碗喝酒,大塊吃肉之說。有英雄美人式的喝法;有“竹林七賢”式的喝法。  

  俄羅斯的酒文化:烈酒豪飲

  俄羅斯以生產(chǎn)“伏特加”著名。伏特加是烈酒,飲時令喉嚨“燃燒”。俄羅斯人飲酒習慣也是大杯,而且要干杯,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男人,所以一瓶酒打開后就沒有機會再蓋起來了。俄羅斯人在喝“伏特加”時,必先從喉嚨里發(fā)出“咕嚕”聲,相傳這是彼得大帝留下來的,幾百年已形成傳統(tǒng)。  

  彼得大帝可說是酒國之君,自己愛喝不說,犒賞得力部下,就是請他免費喝酒。彼得大帝的辦法是:在他的下巴蓋一個官印,只要在官印還沒有洗掉之前,仰起下巴,發(fā)幾響濃重喉音,就可免費出入任何一家酒店。俄羅斯人這種豪情,別國的人不一定學得好,中國人也比不上。俄國人為了享受飲酒,什么也不顧。  

  法國和酒文化:細品慢飲

  相比之下法國人飲酒喜歡細品慢飲,他們一定要把酒從舌尖慢慢滑到喉頭,因為酒一落食道,再好的味道就嘗不出了,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飲。法國的香檳,法國的葡萄酒是世界聞名的。香檳是為喜慶準備的,只要遇到喜慶之日,法國人就打開香檳,共同舉杯慶祝。香檳是任何場合都可用的酒,但不要與烤肉同用。否則煙味奪走酒味,就浪費了。  

  在美食之國的法國,飲酒素有講究。歷來有“白酒配魚,紅酒配肉”的不成文法。這里的白酒、紅酒,當然是指法國的白葡萄酒,紅葡萄酒,這種配法只為顏色與盤中菜相配,而且白酒不宜過冰;紅酒不宜太溫;這是通則。另外,酒杯也有學問,高腳杯可使手掌與酒保持距離,也就是不升高酒溫。想做“酒博士”很不容易,法國有幾個學校專門培養(yǎng)這種學生。可見法國人是享受情調的高手。  

  英國的飲酒文化:混合藝術

  英國“威士忌”,在1839年才正式投廠生產(chǎn),但在1494年英國已正式用大麥配酒,可能釀得不得方法,飲多了除了發(fā)福外,脾氣還很怪異。今日的威士忌加黑麥、燕麥、玉米……“混合是一種藝術”英國人說。最有仿效力的日本,一直想知道英國人的“混合”是什么藝術,但直到現(xiàn)在,只仿出了半吊子的“藝術”,如Nikka和Suntory等酒,連邊都沒摸到。英國人在調酒方面令人望塵莫及。  

  日本的飲酒文化:喝酒當成工作

  日本人把喝酒當成工作,每天下班,必到酒巴店報到,重大決定不在辦公室里,而在黃湯下肚的酒店里。同時誰升誰遷,一概是要喝酒的,酒巴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,下班后都要盡情在里面享受夠了,才拖著醉態(tài)的步子回家。以這種方式飲酒的日本人是為了從工作壓力下解脫出來,從中享受酒中的輕松灑脫。  

  德國飲酒文化:變著戲法享受啤酒

  德國以啤酒著名,德國啤酒是大麥制成的,大麥吃多了人容易發(fā)胖,德國人因為飲多了啤酒,啤酒肚、啤酒杯、啤酒節(jié)、啤酒園、啤酒香腸、啤酒地下屋……莫不與“大”有關。啤酒杯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,一杯可有一升!此外還有“啤酒冷”與“啤酒尸”的說法,洋洋大觀,“啤酒冷”形容人落落大方,“啤酒尸”指那些喝得太多躺在路邊的人。可見德國人是變著戲法享受啤酒。  

  墨西哥飲酒文化:別具一格

  墨西哥人也很愛喝啤酒,啤酒不但是他們的飲料也是食料墨西哥啤酒別具一格,他們的啤酒是龍舌蘭做的,呈乳膠狀,而且釀好后當天就要喝掉。如果有一天你能坐上飛機飛到墨西哥,飲上一大杯龍舌蘭做的啤酒,這將是多么開心的事啊!

  墨西哥人也很愛喝啤酒,啤酒不但是他們的飲料也是食料墨西哥啤酒別具一格,他們的啤酒是龍舌蘭做的,呈乳膠狀,而且釀好后當天就要喝掉。如果有一天你能坐上飛機飛到墨西哥,飲上一大杯龍舌蘭做的啤酒,這將是多么開心的事啊!


分享到:
地址: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英雄北路
銷售熱線:0358-7235999
郵箱:fyw.999@163.com